OFweek激光网讯:中国工程院1994年6月3日在北京成立。中国工程院是中国工程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全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团结与合作,
高德官网注册推动我国工程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工程科学技术队伍和优秀人才的建设与培养,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服务。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是从已经在工程科学技术领域中作出系统性、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的优秀工程科学技术专家中选举产生的,为终身荣誉。每两年增选一次。
以下为中国工程院光学及激光相关领域部分院士(排名不计先后):
陈良惠(1939.10.28)半导体光电子学家。1939年生,福建省福州人。196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所长,863计划光电子主题专家组副组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纳米光电子实验室主任,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信息电子学部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光电子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通信学会光通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是我国光电子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在国内率先实现量子阱激光器的突破,并开拓不同波长,不同功率,不同应用目标的量子阱激光器和其他光电子器件的的研制、开发与工程化。他主持并出色完成中科院重大项目,国家攻关、863、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任务,在980nm应变量子阱大功率激光器,高亮度AlGaInP LED、高功率量子线激光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和GaN基蓝光激光器等项目都取得出色成果。由于高速硅雪崩光电二极管、极低阈值和高速超短脉冲量子阱激光器、大功率量子阱激光器和红光量子阱激光器等成果,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两项。他主持筹建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国家验收成为我国国家级光电子器件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化产业化基地。他目前在光电子领域的专业兴趣在于:纳米光子学和新型量子阱光电子器件及其在光通讯、光存储、光显示、固态照明和激光医疗等方面的应用。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范滇元(1939.2.18- )光电子与激光技术专家。江苏省常熟县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光电子行业协会理事长。从事“神光”系列高功率激光装置的研制及应用三十多年,先后研制成功“星光一号”、“神光-Ⅰ”、“神光-Ⅱ”等大型激光装置。近年又投身巨型“神光-Ⅲ”装置的设计与研制,任总体技术专家组总工程师。在激光系统总体设计光束传输理论与应用、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先进成果。先后获得陈嘉庚奖、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一等奖、上海市一等奖和光华工程科技奖等。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家熊(1939.10.22- )光传感技术专家。安徽黄山市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光传感器研究,为我国空间遥感系统提供了多种红外传感器。他提出了变能隙半导体红外传感器的工程优值参数概念和测试方法;解决了空间用红外传感器的技术基础及工程问题,满足了我国首次从卫星对地球的长波红外遥感的要求;为新型空间遥感系统的需要实现了碲镉汞红外器件对1~15微米探测的全波段覆盖;提出了我国第一个多光谱红外焦平面组件方案并研制成功;为风云一号卫星、风云二号卫星以及"神舟3号"飞船提供了各种多波段红外传感器组件,并推广应用于航空遥感系统和工业、交通、环境和医学等领域。著有卫星用长波HgCdTe探测器的研究等论文报告100多篇,参加撰写专著2部,获得六个国家科技奖。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姜会林(1945.07.10- )应用光学专家。辽宁省辽中县人。1969年毕业于长春光机学院,1987年获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长春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长春光机学院(后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院长(校长)。兼任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学校武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863”计划航天航空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
长期从事应用光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主持国家“863”重点、“995”高新工程、“973”重大基础等项目20多项。主要成就与贡献:提出“衍生二级光谱理论”,得到广泛应用;又提出“光学系统技术经济公差理论”,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收入“里程碑丛书”。主持研制“火控动态性能测试系统”,成果入选国军标,由此定型的武器已在部队列装。带领团队研制成功两代机载光端机,在国内首次实现强干扰下双动态激光通信,飞机间高速率激光通信距离优于国外报道的最好水平。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均排名第一);部省级科技一等奖9项;还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授权发明专利53项;发表学术论文301篇;出版学术著作9部。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牛憨笨(1940.2.11- )物理电子学专家。山西省壶关县人。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我国电子光学理论和变象管诊断技术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得到重要应用的高速静电聚焦变象管。研制成功9种变象管和7种变像管相机,为我国地下核试验、激光核聚变、X光激光等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诊断设备, 并销往法国、美国和台湾省, 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高科技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同时也使我国在变像管诊断技术领域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发展了动态电子光学理论, 论文被英、美、俄、德、法、日等国的学者引用近百次。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及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多项。发表论文150余篇。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许祖彦(1940.2.25- )激光技术专家。四川省邛崃县人。196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进行了可调谐和全固态激光器研究,指导学生完成非线性晶体相位匹配折返现象普遍性的理论证明,并以此科学发现为原理提出专利设计合作研制出多波长光参量激光器,首次实现多波长激光宽调谐获国家发明二等奖;首次实现LBO光参量振荡和高效三倍频,首先将BBO光参量振荡效率和功率提高到商业水平,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发明光参量激光复合腔调谐技术,获中科院发明二等奖。合作研制YAG-染料-喇曼移频激光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率先在国内研究大功率全固态激光器,合作研制出KW级基频(1064nm)器件、100W级二倍频(532 nm)器件、10W级三倍频(355 nm)和四倍频(266 nm)器件、KBBF晶体棱镜耦合专利技术首次实现六倍频(177.3 nm)激光输出。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寿桓(1937.4.3-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专家。1937年4月3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原籍北京市朝阳区。196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1研究所研究员,高德文章报导博士生导师科技委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量子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分会秘书长。
70年代初提出DPSSL的技术设想,是我国最早开展DPSSL研究之一。全国产元件DPSSL绿光输出率先突破100瓦,打破国外禁运,高重频倍频、Q开关单纵横DPSSL突破环境关进入工程实用。
国内最先将非稳腔用于Nd:YAG激光器,开拓非稳腔、VRM腔激光器,设计定型并发展成高功率、高光束质量激光器产品。
与国内单位合作:率先实现230nm-1390nmde 可调谐激光输出;研制成功跑道视程激光探测仪,气象激光雷达设计定型;激光水下探测试验系统等。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庄松林(1940.8.14- )光学专家。出生于1940年8月14日,江苏省溧阳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79年赴美访问研究,1982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共享得中青年专家,1985年、1987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89年获第一届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199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获优秀突出贡献回国人员荣誉证书,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和美国光学学会资深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协会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理事。现任中国计量学院院长、上海理工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庄松林院士长期从事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和光电子学的研究,多次获部级科技进步奖及多项荣誉奖。他设计了百余种光学系统及仪器,是国内率先开展光学系统CAD的研究者。主持完成了国内最大的光学仪器设计软件系统,在统计试验总极值最优化方法极公差的非线性模型等方面取得独创性成果。在光学像心理物理实验研究方面开展了国内首创性的工作。他对非相干光学信息处理及彩虹全息技术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被誉为“现代白光信息处理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在复物体的位相恢复研究种提出多种光学方法,开创了该领域研究的新方向。所研制的CdSe(硒化镉) 液晶光阀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在梯度折射率光学材料、光栅衍射矢量模态理论、高速光学多通道模/数变换和光容新无源期间和高密度光存储技术等研究中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40余篇,著有《光学传递函数》一书。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龚知本(1935.11.28- )大气光学专家。1935年11月28日出生,江苏省太仓市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曾任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现任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大气光学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是我国应用大气光学主要开拓者。在激光大气传输及其校正、激光大气探测和高分辨率大气吸收光谱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推进了大气光学学科的发展。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省、市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姜文汉(1936.5.9- )光学技术专家。浙江省平湖县人。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早年从事大型光测设备研究,在精密轴系理论和技术、固定式光学测量系统等方面有开创性工作。1979年在我国首先开拓自适应光学方向,建立整套基础技术并研制多代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系统。他在自适应光学和光束控制两方面均作出重大贡献:用于“神光”高功率激光装置的“19单元波前校正系统”是国际同类装置中最先实用的;“21单元自适应学系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星体目标实时校正成像的国家;与北京天文台合作建立的“2.16米望远镜红外自适应光学观测系统”使我国拥有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实用近红外波段的自适应光学观测系统;37单元和61单元两套自适应光学系统已分别实现水平和斜程大气湍流补偿,获得国际上未见报道的校正效果。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作为第一主持人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项、一等奖六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国藩(1929.1.8- )光学仪器专家。浙江省绍兴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曾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光学仪器及应用光学技术研究。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三座标光栅测量机。领导可擦除盘机、激光陀螺等研究工作,创造了一种可写可擦光学头,独创地将激光陀螺用于测量弱磁场。率先在国内研究计算全息、光计算及二元光学。有创见地提出了脉冲调制理论解释计算全息及空间域滤波的新概念,写出了国内第一本《计算全息图》、《二元光学》专著,开创性地将计算全息用于制作凹面光栅及光学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等。研制成功的二元光学激光分束器,具有国际水平。现从事光学体全息存储与衍射光学研究。曾获全国科技大会与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当选国际光学委员会副主席。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祥棣(1934.2.8- )光电技术与工程专家。江苏省南通市人。195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先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成都分院院长;西南科技大学校长等职。近40年来领导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广电工程的研制。研究光电跟踪测量系统的误差分析方法和建立了其数学模型;提出光电扫描交会测量时不同步误差的实时校正法和交会测量多目标的相关判别法;用空间目标的亮度变化判别其性质法;指导低温光学系统研究,在100K低温环境下保持其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90年代提出和组织开展微光学研究。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此外还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和三等奖6次,和光华科技二等奖一次。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君骅(1930.10.14- )应用光学专家。江苏省常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0年在获原苏联科学院普尔科沃天文台学习天文光学,获副博士学位。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天仪器研制中心退休,研究员。从事光学仪器领域的科研工作40余年,早在50年代后期留学苏联期间,提出了大望远镜二次凸面副镜新的检验方法,并实际应用于原苏联6米望远镜和我国60厘米望远镜及2.16米望远镜的副镜检验;60年代至70年代,在长春光机所,为我国研制大型靶场光学设备建立了一套光学加工和检测技术,保证了我国大型靶场光学仪器获得优良光学质量,并对各种光学非球面的设计、精密加工及检验方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解决了光学加工的关键技术难题。到南京后,他任组长主持完成的我国和远东最大的“2.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 获199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折轴阶梯光栅分光仪” 获199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近几年还研制了多种特殊非球面光学仪器和设备,取得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发表了数十篇科研论文,专著1本。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伊君(1930.11.26- )激光技术专家。北京市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60年代初参加了我国核爆炸光辐测试分析工作,研制出最小照度到来时间测试仪等3种测试设备,并参加核试验。70年代起在从事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的过程中,开展了原子分子物理和物理力学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从原子微观结构出发求出辐射流体计算中所需材料或介质物性参数的一系列具体物理力学方法,编制的原子X(波函数和3-nj符号计算程序已在我国获普遍应用。80年代后主要从事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及强激光技术研究工作。在国内首次提出激光脉冲引起固体热激波、产生层裂;连续激光使材料产生力学——热学联合破坏;激光烧蚀玻璃钢复合材料产生碳化,改变电磁性能等多种模型;主持并参研的强激光技术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论文170余篇。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1938.4.29- )应用物理与强激光技术和能源研究专家,1964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中国科协荣委。现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
他曾主持我国核试验诊断理论和核武器中子学的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是我国新型强激光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使我国氧碘化学激光等新型强激光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他主持研究了“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我国核能发展的再研究”、“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等我国能源发展战略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参加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减排的科学论证,主持研究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等重大咨询研究项目。曾作为中国代表团高级顾问,参加了多次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部委级一、二等奖十多项。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当选为俄罗斯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